近年来,巴陵石化在基层技术工人中全面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准入制度,其结果作为竞争上岗、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。以此为推动力,该公司动力事业部掀起学技精艺新高潮“主任,我想去学学!”
李良至今回忆起当时那股勇气,还记忆犹新:“也许是学习的欲望让我鼓起了勇气。”
去年工厂新建的 4 号锅炉要进行调试,李良所在的电气车间准备从他们检一班抽一个人参与其中。李良知道是个好机会,有种想去试试的强烈愿望。但她马上又犹豫起来:自己到班里的时间不长,还没有经验,怕是排队不上。到了晚上,心神不宁的她终于拨通了车间主任的电话:“孙主任,我想去学学!”随后,她如愿加入了调试小组。
在巴陵石化动力事业部电气车间,类似李良主动找机会学技术的职工大有人在。车间主任孙华说:“这都源于企业深化改革的推进。”他说,去年下半年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考试前,很多职工都不重视学习。有名职工平时能力较强,考试时第一个交卷,结果只考了 20 多分,没有竞聘上岗位主操,收入一下子降了下来。
“这件事在职工中震动很大,它让大家明白了学技精艺的重要性。”孙主任说。从那以后,从班长、主操到一般工作人员,都感受到了压力,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行动。今年 4 月,有台锅炉的送电机出了故障,要送到湘潭厂家修理。检修班长王斌自知本班维修高压电机方面的能力欠缺,主动向车间提出到厂家观摩维修的请求。
得到车间同意后,王斌安排好班内工作,搭乘长途汽车从岳阳辗转来到湘潭。一连几天盯在电机维修现场,有时深夜公交车停开,他就自费坐出租车去厂里“打下手”。他说,细看了厂家的修理很受启发,现在心里有底了。
“我们班堂习氛围很浓!”
从“要我学”到“我要学”这一变化,不仅仅只发生在电气车间。事业部政工室李晓宏主任介绍说,他最近在一线走访后得知,自从公司推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、拉开收入差距以来,事业部各车间、班组职工学技术的热情出现了“前所未有的高涨”。有的职工原来对操作简单的油泵房、渣泵房、电除尘等岗位工作有些应付了事,但看到有同事考上了高级工,同一岗位,收入不一样,他们纷纷拿起书本,主动向技术员询问。
如今,学好技术,用好技术,创好效益,渐成动力事业部职工的“三好”追求。锅炉车间运行二班主操徐扶桑为调整制粉电耗,一个班要从八米层到零米层来来回回跑好几十趟。班长欧永祥告诉记者,为了使每台炉的制粉电耗降到最低,他每次当班都要来回反复调整。
徐扶桑的操作水平在全车间首屈一指。即使这样,他还是不断地学习充电,力求做得更好。
他说,多学技术对自己有好处,在操作中万一碰到问题就不会紧张和出现误操作。“我们班学习氛围很浓,有空大家就在一起讨论操作上的问题,分析每次操作的得失,借鉴其他班的经验。”
徐扶桑说,“不知不觉中,大家的知识和技能都见长了。”
刚转岗过来的“新手”张智,虽还不具备报考高级工的资格,但他在这种氛围中有了学习的兴趣,操作规程成了他上零点班抵御“瞌睡虫”的“武器”。欧永祥自豪地说,他们班在全车间考上中、高级工比例是最高的,在去年的小指标竞赛中,他们拿了 9 个第一,1 个第二,2 个第三。
为了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,欧永祥把班组奖金向主操、向技术水平高的职工倾斜,他笑着说:“他们拿的钱比我还多呢。”
“援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
锅炉车间经常举办各类培训班,由车间技术员、技师给职工上课。车间职教员周芳刚说:“因为老师讲的都可以活学活用,职工都听得很认真。”每次培训结束,大家都打听下次开班时间。
事业部党委书记眭善平介绍说,工厂有个传统,运行职工下白班后要到车间参加一个小时的技术学习。随着改革的深化,这个传统在不断充实和创新中延续。“在人员精简,技术含量和安全系数提高的新形势下,我们班子对‘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’的领会更加深刻了。”眭书记说。
事业部人事部门负责人介绍,为帮助、鼓励职工学技术,各单位根据实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,如汽机车间采取运行职工参与检修的交叉学习办法;燃运车间将临时工也纳入到学习行列,集中办班;机加车间采取内部不同工种交叉培训,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等。这些措施,使整个事业部的学习气氛日渐浓厚。“今后,我们将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技术的氛围,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。”这位负责人说。
发表评论